衡水入选"十四五"时期"无废城市"建设名单 河北省仅四城
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"十四五"时期"无废城市"建设名单,衡水市成功入选!“无废城市”是以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,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,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。2021年12月,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,提出要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 所谓“无废城市”,指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,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。 在2020年杭州就开展了"无废城市"建设,杭州作为省会城市中的首个国家生态市,全面打造了新时代美丽中国新标杆,“无废城市”创建的热潮也在浙江各地掀起:杭州市、宁波市和金华市在“虎哥”回收模式以外,涌现出“鲸鱼”“灵猫”“搭把手”“考拉”等生活垃圾及再生资源回收模式;嘉兴市深入推进小微收集平台规范化建设运营,实现服务区域全覆盖、小微企业全收运、处置过程全闭环;义乌市采用工业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“两网融合”模式,再生利用率达100%;宁波箭岭村实现农业农村废物从源头减量到资源化利用的闭环格局,以全民“无废”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…… 3月10日,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召开“无废城市”创建专家座谈会,邀请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,对衡水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开展指导。市政府副秘书长弓俊石、市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。 弓俊石指出,“无废城市”创建工作是河北省委、省政府打好净土保卫战的一项重要内容。衡水市要把“无废城市”创建作为全面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的强力抓手和重要窗口,加快实现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。要加快实现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、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、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的工作目标。 “无废城市”创建工作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、积极创新,着力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运输结构,大幅降低固体废物产生强度,健全制度、技术、市场、监管四大体系,提升工业、城市、农业、农村、建筑领域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,在有效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前提下,促进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,实现经济、社会和环境效益多赢。 共建国家级"无废城市",需要衡水每个市民的共同努力,同享衡水更优更美环境!